无极4荣耀注册_对话雷鸟创新李宏伟:首轮融资过亿,“矛盾统一体”的产品方法论
文/VR陀螺 冉启行
周末,第二次见到李宏伟时,他的右腿依旧还未痊愈,不过他已摆脱了那厚重的石膏和智能电动的轮椅,拄上了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进会议室。
与大多数会明显产生距离感的创始人形象不同,身为创始人兼CEO 的李宏伟身上几乎完全感受不到一点“架子”,一言一行尽显温文尔雅、谦逊可亲。
然而,如此文质彬彬的一个男人,做事却是雷厉风行,效率极高,这一点从雷鸟创新一年时间研发出三款产品,落地多个场景就可以揣测出其领导者的作风。不过,在自我认知这件事上,没有人能比李宏伟自己更清楚了。李宏伟认为他是一个典型的“矛盾统一体”,在创业的这条路上,既坚定目标道路,又会审慎思考,自我否定,自我思考,自我辩论,与大家辩论。
李宏伟的人格正符合“斯托克代尔悖论”。斯托克代尔悖论的核心是描述人在心理上如何处理现在和未来两个充满张力的对象——首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然后又要充分理解和接受现实的残酷和艰难,这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所以,在每一次与 VR陀螺交流的开始,李宏伟都会抛出一道道选择题、判断题与反问题,不禁让我质疑“究竟谁才是受访人?”
当然,矛盾统一体的潜在人格优势是虽有顾虑,但仍坚定目标,而李宏伟坚定的目标则是——追求极致,他说道:“我觉得乔布斯的精神是追求极致,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极致,根本无法生存。”
极致的企业文化驱使下,AR 创业大潮中,闯出了雷鸟创新这匹黑马!
3 月 6 日,AR 创企雷鸟创新宣布获得过亿元首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星创富、容亿投资领投,三七互娱、润兴锐华、博士眼镜战略投资,野草创投和海南盈添等跟投。据了解,雷鸟创新将于近期启动新一轮融资。
过去一年的时间里,雷鸟创新战绩赫然。市场层面,共推出了三款产品,包含两款 BB 方案 XR 眼镜——雷鸟 Air 和 雷鸟 Air 1S,一款真无线 AR 眼镜——雷鸟 X2,并横扫 CES、MWC 和 IFA 等全球各大展会,成功夺得相关荣耀奖项,2022 年“双十一”期间,雷鸟创新也宣布取得京东、天猫双平台销量、销售额“双第一”。
图源:雷鸟创新
作为一家 AR 创企,雷鸟创新也在探索各种商业模型与技术创新,联合格创东智打造 AR+工业场景;牵手理想汽车,将 XR 大屏带入智能座舱;与长虹佳华、博士眼镜合作,寻求新的线上+线下市场增量。
借此机会,VR陀螺也有幸与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 李宏伟围绕雷鸟创新过去一年取得的市场成绩、产品方法论、未来战略布局和 AR 创业感受等话题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
一年跃居国内AR眼镜市场份额第一,雷鸟创新的2+3方法论
作为一家成立不到 18 个月的初创公司,雷鸟创新过去一年在 AR 产业展现的市场成绩和潜在实力远超行业预期。
第三方数据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 “2022 年国内消费级 AR 眼镜主要线上平台市场销售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消费级 AR 眼镜销量成绩超预期,雷鸟创新以 28.4% 的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图源:艾瑞咨询
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李宏伟将其归结于两个角度的突破——用户角度和组织角度。
“从用户角度,去年雷鸟创新确定了公司愿景,核心是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并发布了两款 Birdbath 的产品,包含雷鸟 Air 和其迭代产品雷鸟 Air 1S。我们很关注两个事情,第一是产品是否领先,给用户带来增量;第二是覆盖面是否够大,就是用户总价值。”
“在这两款产品上,我们都认为产品相对比较领先,比如在近眼显示效果,产品定位和系统交互等方面,所以用户体验整体反馈非常不错,两款产品不管是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好评率,还是在相关用户社群中的口碑都表现尚佳。所以,最终的市场成绩大家也有目共睹。”
线上市场 No.1 的战绩,离不开背后这家一年时间团队规模不断扩大的公司。从组织角度,雷鸟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家 AR 公司应该具备的完善组织架构,并且各部门间流转配合效率很高,这是支撑 AR 产品推向市场的坚实后盾。
当然,除组织战略和用户产品两大宏观层面外,具体到作为打通 C 端市场的营销技巧,也是推进雷鸟创新 AR 产品快速落地到消费市场的直接要素。通过市场洞察,结合相关数据与用户反馈,雷鸟创新在营销层面主要有三步走:
- 第一步:精准营销,在潜在用户可能聚集的渠道精准投放。目前雷鸟创新开拓的用户画像主要以科技爱好者,以及对相关场景有特定需求的用户为主,在这些用户群体中可以得到更高的数据转化。
- 第二步:用户洞察,洞察用户核心痛点和需求,运用数据调研做市场透视。据悉雷鸟创新花费了较多时间去理解用户,包括从CEO级别的李宏伟到下属负责产品、营销、研发等团队都会去参加用户访谈,倾听消费者的声音。截至目前,雷鸟创新已通过多种方式(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触达了上万名用户,了解用户的真实体验反馈,需求和建议。
- 第三步:将精准营销与用户洞察结合,抓到关键点,最终形成系统化方法论,从而改进、迭代产品,拓宽场景体验,优化销售渠道,形成组合拳倒推业务发展。
图源:雷鸟创新
摸着石头过河,是大多数 AR 创业者的现状,大家都坚信 AR 市场巨大的前景,但无前路可循,所以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在 AR 创业道路上,除了善用产品和营销打开市场,还需直视行业挑战与市场问题,才能走得更远。
AR创业道路上三个挑战:竞争、选择与团队合作
《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说:“斯托克代尔悖论”是持续 50 年能保持在世界 500 强的企业全部采用的理论。它们之所以能常青 50 年,是因为他们对前景充满乐观,相信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但是又直面现实的残酷。
刚刚迎来不惑之年的李宏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连续创业者,收获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他很清楚在 AR 创业道路上会遇到的挑战。李宏伟总结了目前雷鸟创新遇到的三个挑战:
“第一,竞争激烈:从海外科技巨头苹果、三星、微软、Meta、Snapchat 到中国手机巨头 OPPO、小米、华为,再到一系列 AR 初创企业,似乎整个科技圈互联网行业都在布局 AR。AR 产业虽处于市场前期,但竞争却发展到了高潮。”
“第二,选择太多:最近有人问我在这次创业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难关是什么,雷鸟创新目前还没有遇到资金等问题,我个人感觉最大的难关其实就是一系列的选择,每个产品、技术、市场节点都需要选择。以前做 APP 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复杂,大体方向是明确的,像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的核心就是内容丰富、功能易用、播放流畅、画面清晰,把这四项做好就行。”
“第三,团队合作:做 APP 时,最大的合作就是产品、前端和后台技术部门,问题相对容易处理。而放到 AR 创业中,就会牵扯到硬件、软件和供应链等一系列团队的配合问题,如工业设计一旦有偏颇,就会造成供应链成本高 50%,又如供应链和市场销售的信息不对称,又会造成供需不对等、库存等新问题。”
李宏伟表示,这三点会给团队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必须要有理想和方向才能真正做下去,经过几次创业会变得更坚韧,这个也非常重要,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只是会遇到繁荣时刻,也会遇到至暗时刻,在这个时候能不能坚持下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图源:雷鸟创新
雷鸟创新的“选择”:重性能的“真”AR智能眼镜
在一个尚待成熟的行业中,“选择”大于努力。
分体式 XR 眼镜是目前 AR 在 C 端市场的主流产品形态,而“一体式”则是大家公认的未来可以颠覆科技产业,消费数字生活的产品形态,由于当前阶段诸多底层技术掣肘,在硬件上做取舍是每家硬件厂商的必修课。
双目显示 AR 硬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打轻量化,重佩戴舒适,舍去光引擎之外一切不必要的传感器,追求极致轻薄;第二类则是重性能交互,舍弃部分佩戴体验,主打功能与交互体验,芯片通常采用骁龙 XR2 级别,并配备相关摄像头,以支持 6DoF 和 SLAM 交互。
图源:雷鸟创新
在这两条 AR 产品路线上,雷鸟创新坚定地选择了后者。李宏伟认为:
“第一,我觉得两三年之内,AR 眼镜变成 24 小时佩戴使用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这里会涉及两类用户群体:一类是原来不戴眼镜的一批用户,很难想象他们会为了信息提示,就整日戴眼镜,习惯问题也许会成为早期 AR 眼镜推开市场的难题;第二类是戴眼镜的人,屈光调节和 AR 镜片的结合也会是一个技术难题,存在诸多显示效果上的挑战,并且一天 24 小时使用,续航本身也是一个问题。”
“第二,做轻量化的产品到底对未来是否有帮助,可能主要体现在佩戴舒适性上。不过,我认为 AR 的最终场景还是虚实融合,否则跟把手表或手机放在眼镜上,没有太大区别与优势。所以,如果仅做信息提醒的类似场景,我们觉得并不是 AR,对未来的积累并不大。”
“第三,做轻量化信息提示场景类的 AR 眼镜,我认为绝大多数对于手机厂商更容易成功,因为能与自家手机生态内容做更多联动,也不容易颠覆。”
李宏伟认为轻量化主打信息提示的 AR 眼镜方向可能会比较快的起量,但终极量级不会很多,基于以上三点原因,雷鸟创新选择了AR一体机形态后者中“重性能、重交互”的真 AR 智能眼镜产品方向。
据VR陀螺了解,这也是美国的大厂在主要布局的方向,而雷鸟创新的主打的真 AR 智能眼镜也即将上市,迎接市场的验证。
图源:雷鸟创新
雷鸟创新涉足AR深水区,全彩Micro-LED+衍射光波导AR眼镜雷鸟X2即将上市
李宏伟最终的选择体现在了今年即将上市的 AR 新品上——雷鸟 X2。
雷鸟 X2 是一款定位重性能的一体式 AR 眼镜,它不仅搭载高通骁龙 XR2 移动处理器,配以 8GB RAM+128GB ROM,几乎达到了与智能手机同等的运算级别,还实现了目前微显示光学产业最难的 Micro-LED 全彩难题,成为目前业内首款采用双目全彩显示 Micro-LED+衍射光波导+骁龙 XR2 的 AR 智能眼镜,这使得雷鸟X2可以实现真正的AR场景。
图源:雷鸟创新
据悉,在核心光学层面,雷鸟创新采购了红绿蓝三色的Micro-LED 微显示芯片,通过棱镜合色技术,实现显示三基色的叠加融合,产生1677万色的真彩图像,再结合雷鸟自主设计开发的超高清投影镜头,打造出一颗高性能光引擎。
为进一步构建技术壁垒和掌控量产能力,雷鸟创新组建攻关团队,软硬件协同,开发了独有的光引擎超精密自动化生产设备,最终从研发设计、工艺打磨到生产制造,形成完整的闭环。
李宏伟认为全彩光引擎应该是一个整机厂商的技术,而非供应链技术,它需要 Micro-LED 屏幕与光波导和整机做深入的适配和调校,这也是雷鸟创新差异化 AR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图源:雷鸟创新
作为一家AR企业,雷鸟创新不止市场在逐渐放大,技术与生产的链条也在向上游蔓延。从自研AR全彩光学引擎,到自动化产线的铺开,“量产”成为了雷鸟X2的下一个关键词。
分体式 XR 眼镜到一体式真 AR 眼镜的进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雷鸟X2的诞生也标志着这家AR新锐真正意义上开始涉足 AR 深水区,探索更多未知的场景与市场。
于产业而言,雷鸟X2的诞生,一方面有利于间接推动更多真一体式AR眼镜的问世,加速光学、芯片、传感、交互技术的迭代;另一方面,雷鸟 X2 的量产也有助于普及到更多开发者,从而带动原生 AR 软件生态,虚实结合内容的起量,赋能C端场景,加深市场认知,为未来市场奠基。
在日益加剧的产业竞争中,内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点在智能手机市场和 VR 一体机的发展道路上已经得到过验证,早日形成生态壁垒是各家品牌厂商的共识。
雷鸟创新的下一步,重点建设软件生态
AR 产业内过亿元的首轮融资,放眼全球也屈指可数,资本重视度可见一斑。据悉,雷鸟创新本轮融资将用于推动 Birdbath 和光波导两条技术路线的消费级 AR 眼镜的技术研发、量产、市场扩容以及 AR 人才引进,推动消费级真 AR 眼镜的落地和市场普及。
李宏伟对 VR陀螺表示:“在这轮融资过后,除以上业务的推动外,雷鸟创新还会在软件生态上进行重点投入,比如最近上线的 Windows 桌面应用雷鸟 Mirror Studio,可以帮用户实现在 AR 三维空间的多窗口显示,比如左边放 Excel 窗口、右边放网页窗口,我们会针对特定场景,做特定的软件优化和内容生态搭建。”
图源:雷鸟创新
截至目前,雷鸟创新已与全球领先的 3D内容平台 Sketchfab、 VR全景及元宇宙创作工具平台720云、中国电信旗下VR内容应用天翼云、AR眼镜实时翻译服务商xrai、爱奇艺、百度网盘等公司合作,共上架了数十款 AR 优化应用,并基本保持每月 2-3 款的更新频率。
内容生态作为叠加用户黏性,拓展体验场景的重要一环,通常是硬件产业基本成熟后的第二竞争曲线,而如今的分体式 AR 眼镜俨然符合该趋势模型。AR 内容生态的精与多,会成为未来 C 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雷鸟创新已在这条赛道上蓄势放长线。
“另外,硬件上还可以持续优化,包括清晰度和 FOV 都有机会,我们实际上有可能把 FOV 做得更大(目前分体式 AR 眼镜视场角主要在40°-50°,一体式在25°-40°),只是一直在权衡,包括近眼显示视角效果,屏幕尺寸、重量、佩戴舒适度等系列问题。”李宏伟补充道。
市场方面,2022 年,雷鸟创新在国内线上市场摘得桂冠,两款 Birdbath方案的 XR 眼镜已在国内市场得到消费者认可,据透露目前雷鸟创新正开拓日本、美国等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成熟海外市场。
事实上,去年不仅仅是雷鸟创新销量亮眼,国内其他 AR 厂商的硬件出货量也一再创新高,可以说去年是整个 AR 产业消费市场起量的重要节点。而在这之后,AR 眼镜消费市场或许还会经历波折,不过李宏伟预测,到 2025 年市面上会出现一款“合适的 AR 产品”。
李宏伟:2025年会出现一款合适的AR产品
“至少我觉得到 2025 年时,会有一款合适的产品出现,这款产品有可能不是终极形态,可能和终极形态还差一层,但它会是一个合适量级的存在。”
李宏伟对于 AR 市场节点的判断,主要基于三个宏观产业因素:
- 技术发展因素,从光显技术、交互技术到芯片传感,到 2025 年会更加成熟;
- 资源竞争与合作因素,李宏伟认为到 2025 年,市场上会产生顶级资源竞争和技术、资源的互相支持;
- 资源倾斜因素,目前智能手机产业还未真正达到低谷,而新能源还有很多投资方向,这就会使得 AR 领域的投入资源相对较低。而随着手机产业和新能源市场、技术和资源的饱和,李宏伟认为 AR 产业会有机会得到更多资源的倾斜,届时整个行业会逐步变得成熟。
图源:网络
参考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历程,李宏伟认为:“就像第一代 iPhone 的诞生那样,除了没有 App Store 外,它基本上和智能手机相差不大。沿用到 AR 产业,我认为 AR 可能会有两轮高峰,我想第一个高峰即将在 2025 年到来,哪怕它不会那么强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一系列大厂的动作,也在加速 AR 市场发展。上周,《日经亚洲》消息称苹果与立讯精密正合作开发第一代 AR 眼镜,而富士康正并行研发第二代定价更低的 AR 眼镜。
图源:网络
The Verge 曝光的 Meta AR 规划路线显示,2023 年秋季,Meta 与 Ray-Ban 母公司 Luxottica 将发布第二代配备摄像头的智能眼镜;到 2025 年,第三代智能眼镜将配备一个带“取景器”的显示屏,用于查看收到的短信、扫描二维码以及实时翻译另一种语言。
技术发展、产品落地,远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正如李宏伟所言,也许 2025 年不会出现终极形态的 AR 智能眼镜,但它可能会是一个合适量级的存在。“乾坤未定,你我皆有机会成黑马”,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中,中国厂商正展现其软硬件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西瓜(微信 18659030320)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